2025年3月14日下午4时,由国际教育学院与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中突文化交流中式餐饮培训会在烹饪实训基地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院长郭又荣统筹策划并全程督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向突尼斯师生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成为中非人文交流的又一亮眼实践。
聚焦传统技艺,以美食为媒促文化互鉴
作为活动总负责人,郭又荣带领学院团队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特邀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王志龙现场演示经典中式菜肴“五彩炒鸡片”与“番茄炖牛腩”的传统烹饪技法。教师从刀工处理、火候掌控到调味逻辑逐步拆解,突尼斯学员在直播中亲身体验了中式餐饮“色香味形”和谐统一的哲学理念,双方进行了热烈交流。
郭世钰老师则以“中国烹饪的文化美学”为题,结合历史典故与地域特色,深入解析八大菜系的文化内涵,并透过饮食礼仪传递“和而不同”的中华价值观。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马龙、魏粲徽老师全程提供会务支持,确保交流高效顺畅。
以匠心搭建文化对话桥梁
郭又荣院长在致辞中强调:“饮食文化是跨越语言的世界性符号。本次培训会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她亲自参与活动方案制定,协调跨部门资源,并创新引入“文化体验+互动研讨”
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高度评价郭院长的组织工作:“从课程设计到文化解读,每个环节都彰显专业性与国际化视野,为后续系列合作奠定了高标准范本。”
此次培训会是文化遗产与传播学院践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倡议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以美食、非遗等文化载体为纽带,深化与全球伙伴的文明对话,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撰稿:魏粲徽
摄影:马龙、魏粲徽
审核:田应功